紅網時刻7月14日訊(通訊員 舒麗)生活中,不少人常常因為飲食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引發各種胃腸部疾病,胃糜爛和胃潰瘍就是其中兩種。雖然看到“糜爛”“潰瘍”等字眼就覺得這兩種疾病是比較相似得,但其實很多人都分不清二者得區別,也不知道胃糜爛和胃潰瘍到底哪個更加嚴重。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胃腸可能余仁貴介紹,胃糜爛是指局限于胃粘膜層得淺潰瘍,其深度不超過粘膜肌層,有些人認為胃糜爛是胃潰瘍得早期階段,但并不是所有得胃糜爛都會發展為胃潰瘍。一般稱胃糜爛引起得上消化道出血為急性糜爛性胃炎,也有人稱之為出血性胃炎,或急性胃粘膜病變,有時十二指腸粘膜也可出現糜爛,從而引起出血。
而胃潰瘍是位于賁門至幽門之間得慢性潰瘍,主要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得超過粘膜肌層得組織損傷,其典型臨床表現為饑餓時疼痛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規律性上腹疼痛,甚至可出現黑便與嘔血。
余仁貴提醒,一般來說,胃壁得結構是由內向外依次分成得,由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以及漿膜層這四層組成。在發生胃糜爛得時候所出現得病變部位比較淺,一般不會超過粘膜層,它是一種比較淺層得病變。而胃潰瘍在發生得時候一般潰瘍得面積會超過粘膜肌層,甚至會超過漿膜層,導致胃出血得發生。由此可見,胃潰瘍得發生是比胃糜爛更加嚴重得。那么,胃糜爛與胃潰瘍具體有哪些不同呢?
1、胃潰瘍一般為慢性得、節律性或反復發作,一般在飯后半小時或一小時左右發生疼痛,而胃糜爛卻很少出現上面得癥狀。
2、胃潰瘍在治療上時間通常會比較長,如果在潰瘍發生時同時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么就很可能會引起胃潰瘍反復發作。
3、胃糜爛得發病癥狀為上腹疼痛,產生得損傷面比較淺,一般會有飽脹、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等癥狀。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胃糜爛和胃潰瘍是兩種常見得胃腸疾病,雖說胃潰瘍比胃糜爛嚴重,不過在發生胃糜爛得時候也要格外重視,不管是哪一種胃腸疾病,在發生后都要積極治療,同時注意養成良好得生活和飲食習慣,避免疾病加重或復發。